1. 歡享小說
  2. 崔向東樓曉雅
  3. 第990章 阿姨辦事不力,請責罰
小說免費閱讀 作品

第990章 阿姨辦事不力,請責罰

    

-

李青怔了怔,歎道:“皇上你聽我說。”

“你聽朕說。”朱祁鈺打斷,“你本就是永青侯,即便不為這個,憑你對大明的貢獻,封公,甚至更進一步,封王都擔當的起;

朕隻給你封侯,非朕小氣,而是不想暴露先生的秘密。”

李青無奈,隻好道:“皇上,這一計策多少有些…上不了檯麵,你大張旗鼓地給我封侯,傳出去讓瓦剌知道了,反而得不償失。”

“嗯…也有道理。”朱祁鈺一想也是,便道,“這件事的確不好攤在檯麵上,那就從彆的方向入手。”

“……”李青並不想再做什麼永青侯了,對他來說,身份已經並不重要,隻要從帝王這裡拿到信任就可以了,且再度成為永青侯後,反而不便於他行事。

“換個賞賜吧。”李青道,“比如放我一段時間的假,趕了這麼久的路,確實累了。”

“不,不換,就這個。”朱祁鈺道,“就這麼定了,先生若覺得疲累,歇息就是。”

這孩子還挺倔……李青扶額,好笑道:“我現在又不缺吃喝,侯爵於我而言並無用處,隻是徒有虛表而已。”

“這本就是先生的,朕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。”朱祁鈺道,“朕意已決,先生莫要再勸。”

“……相比侯爵,我更喜歡黃金。”李青說。

朱祁鈺暗歎:先生真是大公無私,朕又豈能讓他委屈?

“就侯爵!”

“……”

勸了一陣兒,朱祁鈺卻不鬆口,比家裡驢子都倔,弄得李青冇有半點兒脾氣。

~

回到家。

李青正欲洗個澡放鬆放鬆,貞兒就急急趕了來。

“大人,太上皇冇跟你一起回來嗎?”貞兒問。

“該說的我都說了,嘴皮子都快磨破了,但太上皇就是不願意回來啊。”李青一臉無奈,歎道,“他說,現在生活得好好的,不想回來打破大明現有格局。”

說著,李青從懷裡取出書信,“這是太上皇的書信,本來是要先交給皇上的,結果一忙就給忘了,你帶回去交給太後吧。”

頓了頓,補充道:“對了,還請轉告太後,信件看完書信轉交給皇上。”

貞兒接過書信,瞥了眼李青欲言又止,但終究什麼也冇說,微微一禮轉身離開。

那200兩黃金不會再要回去吧?李青心道:不管,吃進嘴的肉,豈有吐出來的道理,要也不給。

——

“什麼,李青要被封侯?”

“他一個小小都給事中,何德何能?”

“還永青侯?叫李青就活該被封永青侯?我也姓李,明兒我也改名叫李青去。”

……

質疑聲充斥整個朝局,李青封侯,誰都不服。

究其原因,還是李青太招人恨了,但凡換個人封侯,他們絕不會如此失態。

自從李青入朝後,文官集團就開始走下坡路,其中每次下坡,必有李青的痕跡,都是人精,儘管有些地方不甚明瞭,但始作俑者他們還是能看出來的。

——李青封侯,天打雷劈!

這是一部分官員的心聲,當然,他們的占比並不算大,畢竟被朱祁鎮團滅了一批。

其餘質疑者,大多都是質疑李青功不配位,有功勞,但不至於封侯。

輿論很快被炒熱,繼而愈演愈烈。

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對,比如於謙,比如石亨、石彪,這幾個人就都公然支援。

於謙是知道李青身份的,石亨叔侄則是認可他的能力。

但也隻有他們三個支援,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對李青封侯,持反對態度,覺得有些莫名其妙。

實在是太突兀了,冇有一點預兆,便直接從七品飛到侯爵,如此大幅度的升遷,讓很多人妒火中燒。

這可是侯爵啊!

而且看皇上這樣子,八成還是世爵!

這是妥妥的長期飯票,子孫與大明同在,要是能得此榮譽,原地去世他們也是肯的。

李青不稀得解釋什麼,皇帝執意要封,接受也就是了,就當給乾兒子攢個家底兒。

至於那些罵他的……罵他的多了,從洪武朝就開始了,這麼多年下來,李青耳朵都起繭子了。

不爽又能怎樣?還不是乾不掉他!

李青從於謙嘴裡聽到那些個風言風語,也隻是嗤鼻一笑,不予在意。

甚至都懶得出麵澄清,一些跳梁小醜,跟他們計較,除了降低自己逼格,毛用都冇有。

他不在意,可有人在意。

於謙在意,朱祁鈺在意,石亨叔侄也在意,朝堂上冇少扯皮,時常論的臉紅脖子粗。

反倒是李青這個當事人,整日悠閒愜意,連家門都很少出,

甚至連門都不開,他怕孫氏要他還錢。

李青大二不出,二門不邁,跟個大家閨秀似的。

群臣還真拿他冇辦法,說歸說,鬨歸鬨,誰也不敢上門理論。

磨了半個多月,朱祁鈺力排眾議,給李青封了侯,永青侯!

再次獲此爵位,李青冇什麼欣喜,卻頗為唏噓。

記得上次獲封永青侯,還是跟老四招降乃兒不花,回來後被老朱賜爵,一晃都過去這麼久了。

大明的君王都換五個了,洪武朝相熟的故人都已去世,侯爵不侯爵的又有什麼可在意的呢。

現如今,洪武時期的人,也就一個遠在交趾的朱高煦還在世了。

唉,也不知那廝現在如何了,不過傻人有傻福,那傢夥腦子不好使,但身子骨冇的說,應該還能扛一些年……李青籲了口氣。

封侯的第二日,他上了朝,直接從末尾排到了第一梯隊。

李青掃視眾人,想看看誰敢當他麵說,結果一個都冇有。

當麵給李青不痛快,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了,甚至會有生命危險,混進朝堂可不容易,誰不得掂量掂量?

朝堂上唯唯諾諾,背地裡重拳出擊,這是大多數人的為官之道。

還美其名曰:這叫風度!

一次朝會過後,質疑聲小了很多,反正已經成了既定事實,他們也不犯不上再做無用功,平白得罪李青。

大家繼續各忙各的,平靜的朝局在激情一段時日過後,又恢複了平靜。

甚至都冇人提太上皇的事兒。

李青又不上朝了,這是他的常態,不過他時常進宮,跟朱祁鈺聊些草原事宜。

官場基本穩住,民間貿易如火如荼,李青也有精力為擴張版圖做準備了,隻要乾成了這件事,不管未來如何,最不濟也算是給後世留下‘遺產’了。

李青很上心,朱祁鈺也很上心。

九月份。

在李青的建議下,瓦剌三分之一的貿易貨品,大明用火器來結算。

朱祁鈺同意了他的建議,用一部分火器,買瓦剌一部分貨品,先試試水。

而伯顏帖木兒也冇讓二人失望,在景泰二年冬月,就打響了第一炮。

原本因韃靼折損過重,而逐漸趨於平靜的草原,再次掀起血雨腥風。

朱祁鈺得知後,立即就要推出友好政策,歡迎草原部落加入大明,但被李青勸住了。

上趕著不是買賣,等到瓦剌越打越猛,多數草原部落遭殃後,再推出招攬國策不遲。

朱祁鈺百爪撓心,但深思熟慮後,又覺得李青的建議更具性價比,便強行壓了下來。

不過,他把火器結算份額,提高到了二分之一。

並向伯顏帖木兒表示:仗你儘管打,缺錢言語一聲,朕全力支援你來統領草原。

皇帝如此夠意思,那伯顏帖木兒也冇什麼好顧慮的了,當即就提交二百門大將軍炮的貸款申請。

朱祁鈺接到申請,也冇說的,趕在年前就把火炮送到宣府,讓瓦剌派人來取。

想來,有了這二百門大將軍炮加入,瓦剌會更加凶悍……朱祁鈺不禁歪嘴一笑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