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歡享小說
  2. 洪荒之重生盤古左眼
  3. 第205章 佛教誕生,諸聖將出
楓橋劍峰 作品

第205章 佛教誕生,諸聖將出

    

-

[]

洪荒西大陸,須彌山前,靈山屹立於洪荒大陸之上,將須彌山與洪荒大地隔絕開來。在巫妖冥三族動盪時期,這裡好似一片淨土,並冇有被大戰影響。

當日普渡、普法、普光三位冥古混元強者,自知被天道所不容,於是身化三大世界,肉身化作靈山,為須彌山爭取了百萬年時間。

此時的靈山,漸漸也有了些人煙。這是洪荒動盪時,從洪荒其餘地方遷移到此地的洪荒生靈。

這一日,接引準提兩位道人站在須彌山之巔,遙望東方的洪荒大陸,不由充滿了感慨。

若是三位老師身化靈山,將須彌山封閉起來,須彌山說不定也會被捲到動盪浪潮之中。而此時,他們可以完美展望西方的未來。

接引道人苦著臉說道:“師弟,天機顯示,聖人當出,教化洪荒。為兄近來感知,咱們成聖機緣,不遠矣。”

準提道人緊了緊身上的道袍,道:“是啊,我也有這種感覺。隻是距離成聖,隻差臨門一腳,咱們卻怎麼也參不透。”

接引道人也是有大智慧之輩,看得較為通透,緩緩說道:“師弟,不用著急。咱們閉關百萬年,已經是準聖圓滿的層次。而今成聖之路,有兩條。一條是繼續走鴻鈞老師的斬三屍之道,不過這條路卻是千難萬難,對手中先天靈寶屬性要求較高;另外一條,則是走女媧功德成聖的路子。”

準提麵露喜色,急道:“還請師兄指點。”

接引道人道:“女媧並未斬去三屍,卻成功成聖。說明要成天道聖人,未必要將三屍斬儘。三清立教,應該是準備效法女媧。咱們也可取而用之。”

準提麵露難色,道:“一條道路隻有一個聖位,咱們若是效仿三清等人,怕是此路不通。”

接引道人嗬嗬笑道:“無妨,咱們隻需教義與三清教不同便是。三清以教化眾生為教義,走的是道祖教化天下的路子。咱們西方教,便從道教脫離出來,另成一教。以為兄看,三位師尊為救須彌山,舍下自己性命,這種大慈悲、大犧牲、大無我,讓整個須彌山都籠罩在那種大悲憫的氛圍之中,這種精神,可做西方教教義。”

準提興奮的點了點頭,道:“以無我成就大我,捨己而渡眾生,確實立意深遠。三清道教以教化眾生為教義,咱們西方教雖然脫胎於道教,但教義卻與道教迥異,師兄覺得,我西方教應當冠以何名?”

接引麵露思索神色,瞭望遠方,彷彿能看穿時空,看見遙遠的未來,良久才道:“道教以教化眾生為教義,咱們西方教當以普渡眾生為教義。嗯……師尊常言,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,咱們便以浮屠為意境,取名一個佛字。”

準提道人連連拍手,道:“佛教!妙啊,妙哉!西有靈山,有佛生焉。咱們便以佛為名,行普渡眾生之事。”

接引道人從山上躍下,道:“師弟,咱們回去吧。興盛西方之關鍵,在於興盛佛教;佛教興盛之關鍵,在於傳教。我等這便去理順佛教綱目,為西方興盛略進微薄之力吧。”

千年之後,須彌山四方亮起七彩流光,宏大的梵音在靈山之上響起。

三輪金色的大日,高懸靈山上空,守護者靈山聖地。三**日便是三位混元強者,演化成的三方小世界,守護著佛門聖地。

一縷縷神聖的光輝從三顆星辰般的小世界中傳出,垂落到靈山上空,隨風搖盪。

靈山之上,有了形形色色的生靈,行走其中,青燈普照,木魚敲響,一道道靈光射穿萬古長空。靈山之上,充足的靈氣,好似大地的龍脈潛伏。

接引道人麵色枯黃,雙手合十,靜坐蓮台之上,頭頂三顆舍利子演化著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,一幅幅畫麵在他頭頂轉動,宛若天地一體,所有的一切儘數在他掌控之中。

十二品功德金蓮,猛然綻放萬丈光華,將整個靈山籠罩其中,金色的流光,洗滌著眾生的靈魂,讓他們有一種隨時可以打破桎梏,超脫自我的直覺。

準提道人坐在接引道人身旁,道:“師兄,佛教已立,隻需咱們兄弟齊心,定然可以讓佛教光輝,普照整個洪荒世界。無論前路何等艱險,我等一定一往無前,永不退縮。”

經過千年時間的發展,佛教教義又不斷擴充,讓兩位道人充滿了信心,彷彿看到了西方美好的未來。

天地傾覆,量劫重重;眾生疾苦,水火之中。

西方有佛,普渡眾生;入西方者,永享極樂。

心若冰清,揚善懲惡;世間無苦,人可成佛。

當然,教義雖好,但佛教成立初期,兩位西方聖人為了凸顯自己的重要性,往往在彆人要隕落的時候,出現在那人麵前,會給那人一種死裡求生之感。這樣一來,被救的人會對佛教更加感恩戴德。

但洪荒眾生何其多,西方二聖哪裡救得過來。以至於後來,人們常人送你歸西,或者送你上西天,不是讓他永享極樂,而是要乾掉他。

須彌山上,功德氣運宛若長龍遊走,核心之處,正是被鴻鈞道祖一分為七的鴻蒙紫氣。此時的須彌山,已經頗具氣魄,隱隱有崛起之勢。

準提道人忽然說道:“師兄,當年咱們從鴻鈞老師處取得鴻蒙紫氣,此時脫離道教,成立佛教,將來何以麵對鴻鈞老師,咱們又會不會受到東方打壓?”

接引道人搖頭說道:“鴻鈞道祖所做之事,乃是為了洪荒發展;佛教所做之事,也是為了洪荒眾生。咱們雖脫離道教,但與鴻鈞道祖殊途同歸。道祖不但不會責罰我等,反而會以咱們兄弟為傲。”

準提又道:“還有一事,望師兄知曉。佛教以犧牲小我,成就大我為教義。但一味付出,不求回報,有違天道啊。”

接引嗬嗬笑道:“這卻是師弟想差了,何為天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。佛教不過是先予之,後取之。眾生得到普渡,咱們得天地功德,得西方興盛。一予一取,更合天道奧義。”

洪荒西南大陸,自千年前,靈族從此地憑空消失,逃脫天地大劫,帝俊便將部分妖族遷移到此地。

他得到古銘的允許,也不怕巫族討要。這裡雖然人去樓空,但靈族經營了整整一個量劫,靈氣倒是十分充沛,乃是洪荒大陸有數的肥沃之地。

這一日,帝俊忽然心有所感,自己的境界彷彿又要突破,於是再次閉關。閉關之前,特意囑咐東皇太一,打理妖族一切事務,尤其是十位金烏太子,頑劣成性,務必嚴加管教。

然而帝俊剛剛閉關不久,整個洪荒大地就出現了萬古難見的現象。隻見萬裡晴空之上,十日橫空,照耀著整個洪荒大地。

所有的後天生靈,無不歡呼感念,納頭便拜。所有妖族,心中都好不懷疑,這是真正屬於妖族的時代。

所有的妖族,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無比的信念,在天帝帝俊和天後羲和帶領之下,妖族定然可以掃蕩天地,鼎定乾坤,建立妖族的無上樂土。

尤其是十位金烏太子的降生,更加鞏固了妖族的傳承,讓妖族勢頭一時無兩。

然而,隻有洪荒大陸上真正的強者,纔會在心中隱隱有所感知。十位妖族太子的出世,固然穩固了妖族氣運,同時卻是分薄了帝俊自身氣運,甚至與帝江的氣運融合為一。一旦十位太子隕落,定然是天崩地裂之局。

不過,此時的妖族,似乎並冇有發現這點。即便是東皇太一,此時都沉浸在無儘的喜悅和忙碌之中。十位太子,是妖族的希望,是妖族的未來。而今天地爭鋒,妖族誕生了十位太子,更是極大的增強了妖族的凝聚力。

故而,東皇太一安安心心撲在妖族大業上。對於帝俊囑咐嚴管太子之事,隻覺兄長太過擔心。如今的妖族穩如鐵板一塊,便是巫族,也不敢小覷妖族。

尤其是當帝俊兵不血刃,奪取靈族領地之後,所有妖族戰士,彷彿都看到了妖族輝煌的未來。這種強大的凝聚力,正是東皇太一信心的由來。

相比較而言,巫族卻是越發的沉寂。祖巫不出,甚至連一些先天大巫的身影,都很難一見。對於妖族奪取靈族地盤這種大事,巫族甚至都冇有進行任何過問。

然而越是如此,洪荒眾多強者更是充滿了忌憚之心。無論如何,巫族的底蘊,足以冠絕洪荒世界。誰也冇有見過十二位準聖圓滿的祖巫,召喚的盤古真身,這像是巫族最強大的底牌。那樣的盤古真身,能擋住三個聖人?還是四個聖人?

當然,秉承盤古血脈而生的祖巫,定然還有其餘底牌。就像三清,為盤古元神所化,手段神通逆天蓋世。以此推測,十二祖巫的殺招,絕對不止都天神煞大陣一個。

在帝俊心中,永遠都冇有輕視妖族,甚至整個洪荒之中,巫族是妖族唯一對手!

從雙方種族誕生至今,即便他創下了無數的輝煌與奇蹟,心中對巫族的忌憚,卻是與日俱增,從未有一刻放鬆。所以帝俊纔會放著萬裡江山,閉關努力提升自己。

但東皇太一,在智謀方麵,始終遜色帝俊一籌。有時看不到一些未來的危機。

他或許會去考慮,祖巫七十萬年不出,究竟是在謀劃什麼?但看到妖族一片大好形勢,便不會細細思考。、

就比如金烏十太子頑劣,經常顯化洪荒大陸,十日橫空,對妖族來說,有著什麼影響。

在帝俊閉關之後,金烏十太子如脫韁的野狗一般,漫天飛翔,彷彿空氣中充滿了自由的味道。冇有帝俊的管束,金烏十太子根本不懼天後羲和。唯一讓他們有一絲忌憚之心的皇叔太一,又一心撲在妖族發展的大業之中。

時常化作烈日橫掃當空的金烏十太子,最開始給後天生靈帶來的是希望,但久而久之,洪荒大陸終於有一些種族受到了影響。

大地乾涸,水流減少,天氣變得炎熱。對於過慣了苦日子的洪荒生靈來說,倒是冇有什麼。然而,有一個種族卻是十分痛苦,便是人族。

受到當空十日的影響,人族不得不去更遠的地方,尋找靠近水源之地居住。

此時的人族,雖然已經日漸強盛,有了一絲強族的氣息。但新出生的幼孩,還是十分弱小。他們或許有無窮的潛力與創造力,然而卻永遠改變不了這一點。

人族渴望強大,無數人族被逼無奈,隻得遠走他鄉,尋求長生強大之法。人族也是最被看不起的一個種族,他們出世時秉承著天地氣運而生,若非顧及聖人女媧的麵子,其餘強者說不定早就滅掉這個弱不禁風的種族。

不過巫妖二族卻不會動這個心思。因為巫妖二族明白,人族雖然秉承人道而生,但卻冇有其餘先天神聖那麼強大。自身實力弱小,使得這個種族不可能真正的主掌人道。

他們不過是棋子,諸強與天地博弈的棋子,眾聖與巫妖博弈的棋子。

即便巫妖二族滅掉人族,他們也不可能主掌人道,反而會染上無邊業火,讓他們在爭奪人道歸屬的時候,處於下風。巫妖二族,都深深明白這個道理。

反而,天機顯示,眾聖將出,巫妖二族最大的敵人,既是彼此,又是這些聖人。

經曆無數次大戰,洪荒諸強早已明白,聖人的強者,真正可以鎮壓天地。即便是最弱小的聖人,也可以反掌之間,覆滅強大的存在。

聖人即將出世的預兆,早已震動了整個洪荒世界。洪荒當空,紫氣氤氳,滾滾東來,但凡覺得自己有成聖實力的,無不躍躍欲試。

統禦眾生,代天執道,凝聚功德氣運,突破自己的桎梏,每一樣都充滿著無窮的吸引力。

崑崙山上,無數年不曾下山的太上,終於騎著青年,走下山去,向著東方而來。

他雙眸之中流動著神秘的光輝,陰陽太極圍繞著他緩緩轉動,這位三清之首,三清中最強大的存在,展露出他極為強大的一麵,彷彿天地都要傾塌。

一縷功德光輝,在他腦後浮現,紫氣萬裡,燭照當空,彷彿與天地應和,聖人的大德之相,流露在外。手中的白玉扁拐,晶瑩剔透,散發著道道神光。

“貧道既為人教教主,人族蒙難之時,自然要出山相助。”青牛緩緩踏步,步入人族所居之地。青牛踏過之處,一道清氣漫卷,讓乾涸的土地變成良田,讓灼熱的天氣變得涼爽。

無數人族都出來參拜這位白鬚白髮的長者,大呼神仙現世了!

當然,此時的這些人族,並不認得太上,也不知道他是人教教主。人族便是這樣,你給他一點恩惠,便會投李報桃,對那人感激涕零。

尤其是這位老神仙,跟他們一樣,都是先天道體形態,不似其他洪荒大能,生得奇形怪狀。

“天地起源,萬物有道!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!”一縷聲音,從太上口中傳出,天音大作,無窮道理傳入人族耳中。

人族智慧者,想要將太上道音記錄下來,卻發現他們根本找不到任何符號,來記錄這等天地至理。

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!”太上的聲音雖然輕柔,若仿若晨鐘暮鼓一般,上士聞之,勤而行之;中士聞之,若存若亡;下士聞之,大笑之!

太上的一邊走,一邊在人族中傳播自己的道,他的修為節節攀升,好似神龍出竅,直抵東海,天地合一。

“太清,還是有一番造化的。”紫霄宮中,鴻鈞道祖麵露滿意的神色,輕捋白鬚,淺淺一笑,隨後再次陷入修煉之中。他感覺,隻要自己的幾個弟子漸漸被天地認可,他晉升七彩天道者指日可望。

洪荒大陸其餘強者,卻是麵露駭然神色,紛紛暗道:“太清,難道想要一舉抵達巔峰?效仿鴻鈞道祖”

當年的鴻鈞道祖,便是傳道天下,讓自己功法在洪荒普及,教化眾生,這才成就天道者之位。在這一點上,就連神秘莫測的古銘道尊,也是遠遠遜於鴻鈞道祖。畢竟,古銘這種懶散的性格,除了幾個弟子,並未留下一招神通,流傳洪荒。

冥古強者自然對鴻鈞充滿憤恨,但大多洪荒生靈卻對鴻鈞感恩戴德。正是因為鴻鈞道祖傳道,他們才能逐漸走上強者之路。

真正的傳道洪荒,是一種無法抹殺的大功德。

而今太上傳下自己的道,甚至講述得比鴻鈞道祖更加詳細,更加通俗易懂。讓洪荒最底層的生靈,也能夠修煉,這又是另外一番功德。

“天地演化,當旁觀無為。”

“清淨合一,心靈空玄,意念通達,上觀九天,下探九幽。”

猶如流水之音,緩緩從無數人族心中流淌而過,淨化了他們的心靈,仿若讓他們的修為境界,瞬間攀升到了另外一個層級。

“太清道人,終於快要邁出最後一步了嗎?三立成聖,果然是好算計,不愧是盤古元神所化。”虛空中,一枚天眼凝視著整個洪荒世界,傳出一聲悠長的歎息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