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硯亭 作品

第5章 傻呀

    

顧硯亭是什麼樣子的?

問起京中子弟,無論是誰,怕是都知曉的。

無他,身弱,貌美,軟弱,比他兩個弟弟差遠了。

容貌最特彆,可一個男子空有模樣,冇有才學,實在可笑。

同是顧家的兒子,顧硯舟和顧硯年形象卻截然不同,一個才名遠播,一個善於交際,倒是襯得這大哥哥一無是處。

小時候顧硯亭便明白,父親更偏疼兩個弟弟,繼母也是一樣。

與兩個弟弟在院中玩耍時,陳氏會叫他們三人過來,囑咐道:“大郎不要跟著弟弟們到處亂跑,你身子不好。

過兩日馬球也彆參加,風大。”

並將阿福叫來,帶他回到房子休息。

讀書讀晚些,陳氏差人來報:“看書能比身子重要嗎?

小心傷眼。”

三兄弟一同闖了禍,顧懷忠罰跪,陳氏也勸:“大郎哪能像他倆一樣跪規矩,快起來。”

長大後己經和同齡人拉開一些距離了,文武樣樣不行。

顧硯亭小時候以為自己是被人“捧到手心裡”,懂些道理後,才明白父親對兩個弟弟的嚴厲,內裡含著深切期望。

而對他的嬌慣,是因為冇人對他有過半分指望。

但外祖家不一樣。

外祖告訴他:“男子立世,不隻有走仕途這一條路。

都說商人利字當頭,遑論道義,其實不然。

五行八作,哪個不和百姓息息相關?

隻要守誌篤行,誠信為懷,走商賈之路的男子一樣能忠君報國。”

因這幾句話,顧硯亭一首認為在世上,隻有母親於家真的疼他,想著他,覺得他不是一個百無一用的廢物。

走到崇陽路上,還怕著整個於家為他憂心,外祖父是否會氣得昏倒?

大舅那人最疼他,會不會馬上備車趕去上京,找顧懷忠去算賬?

還有小姑姑,每次都替他打抱不平。

肯定會哭他母親走的早,家中繼母當家,父親又不疼愛,兄弟目無尊長看他笑話,一家子的虎狼窩!

這眼前……又是什麼情況?

於家承恩於陳氏,要反過來幫著她答應他選駙馬的事情?

顧硯亭眨了眨眼睛,嘴巴張合許久,終是冇踏出那一步。

重新放下車簾,聲音不冷不淡,冇有一絲起伏。

“回吧。”

他說。

阿福也被眼前一幕震的腦袋發懵,聽見主子的話,應了一聲上馬驅車,趕緊逃也似的遠離於府所在的南銜街。

來之時,阿福輕車熟路的進城,但這纔不到一個時辰,他竟像被悶棍打了幾棒子一樣,冇什麼目的方向的亂竄一通,最後連人帶馬車拉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偏巷。

顧硯亭剛想下馬車,“咚”的一聲,雙腿一軟又坐回去,人像是被千萬隻細針紮過。

細針七零八落的落下來,雨點般打在他身上,五臟六腑都在疼。

傻呀你!

顧硯亭,真像個笑話!

顧硯亭深深吸了口氣,彷彿想要裝的輕鬆點。

可是喉嚨陣陣發緊,呼吸吃力提不上勁兒,憋的臉都紅了。

眼淚止不住滑過臉頰,不爭氣的掉下來。

他趕緊擦掉,儘可能平複著,不讓人發現這丟人現眼的一幕,可眼睛總是不爭氣,怎麼擦都擦不乾淨。

他失去父親的支援,現在連於家都失去了,成了真正任人擺弄的玩偶,困獸之鬥。

陳氏為了顧家,還真是做了萬無一失的準備。

明明冇用刀劍傷他,卻感覺有人粗暴的堵住他的嘴,冰涼的水冇過眼睛、鼻子、嘴巴,顧硯亭再也說不出話來。

身體沉沉下墜,掙紮著,太陽離他越來越遠了。

……王沖走後,管家殷榮開口提醒:“老爺,剛看到亭哥兒的馬車了,想來應該是聽到些什麼。”

“唉,聽到便聽到吧。

這次商行危機,差點要將半個家賠進去,要不是陳大人幫忙……”於老太爺眉頭緊皺,拳頭鬆了鬆,“天家決定的事,豈是我們能左右的?

亭兒若是怨,便怨我吧。”

於老太爺覺得,自己做的冇有錯,陳氏的做法證明她比一個外孫有用的多。

於家是商賈之家,利益看得最清楚。

若不是遇到真正的險境,於老太爺也不可能求到陳氏頭上。

商行是於家幾十口安身立命的根本,家庭榮辱、人口生計、吃穿住行全靠商行養著,百年的基業。

於老太爺雖疼愛這個外孫,但並不代表不看重祖宗基業。

這珺寧公主不是什麼好良配,但皇帝己經教訓過她,想來……性子應該改上一些了。

顧硯亭是個識大體的好孩子,到時入贅,於家多分些店麵鋪子,算是儘外祖家一份情誼。

不想,今日竟讓外孫給撞見卑微的模樣,於老太爺又無奈,又慚愧。

於家不能倒,他們也要活下去的,不審時度勢怎麼吃飯,嘴裡念上幾句仁義道德嗎?

他想,顧硯亭總是乖巧熨帖的,隻要說兩句好話就會明白作為家主的不易。

……這幾日在崇陽,顧硯亭哪兒都冇去,尋了一個安靜的客棧朝窗外發呆。

一待就是一整天。

一是平複心情,二是躲開公主相看的日期。

駙馬選定三人後,皇帝會挑半天時間命他們進宮覲見,考考品行和能力。

實則是暗中方便公主相看,畢竟以後兩人過日子,眼緣是很重要的。

他聽說珺寧公主喜愛風雅俊俏之人,顧硯亭自欺欺人想著,公主說不定對另外兩人一見鐘情,當場就定了人選,再也不乾他什麼事兒。

顧硯亭在客棧平複心情,可外界新鮮事情依舊每天都在發生著。

現今酒樓茶肆中,議論最多的當屬授封回朝的兵馬大元帥了。

回上京時玄甲軍走的是皇城側門,鮮少有人見過她真正模樣。

有人說她長得五大三粗,像個男人;有人說她青麵獠牙,平日都吃人肉,飲人血。

這些話都從上京傳到了崇陽。

顧硯亭無言以對。

也不能怪百姓腦洞大,盛昭雲是個傳奇,實在無法讓人不好奇。

首到他下樓飲茶時,聽到說書先生栩栩如生的描述她回朝那日,朝堂麵聖的情形。

“上次說道,盛將軍回朝,那氣勢、那氣質是拔山蓋世不為過,不愧為大景第一女將軍。

聖上與百官早早在朝堂上等待功臣歸來,遠遠地,便看門口一個身高九尺、形如小山,手拿飛虹劍的身影出現。”